广州华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

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分类

2022.02.11

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,将应急响应分为四级:一级、二级、三级和四级。初步判断为特别严重和重大环境突发事件时,分别启动一级和二级应急响应,省政府负责响应;初审发生重大环境突发事件,启动三级应急响应,由地方、市政府负责响应;一般环境突发事件,启动四级应急响应,在易造成重大影响的区域或重要时期发生环境突发事件时,由事件发生地县(市、区)政府负责响应,响应水平可以适当提高。应急响应启动后,可根据事件损失及其发展趋势调整响应级别,以避免响应不足或过度响应措施

环境突发事件发生后,各相关地方政府,各部门、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
1组织采取以下措施:。现场污染处理
涉及的企业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关闭、关闭、封堵、封闭、喷洒、转移等措施,切断、控制污染源,防止污染扩散。做好有毒有害物质、消防废水、废液的收集、清理和安全处置工作。涉及的企业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生产经营者不明的,由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组织调查污染源,确定涉及的单位,确定污染物的种类和范围,切断污染源
当地政府应组织制定综合污染控制计划,并通过监测和模拟跟踪污染气体的扩散路径和范围;贯彻“南阳实践”经验,借助环境应急空间和设施,通过挡水、排水、导流、防渗等手段控制污染,防止污染扩大;污染物应通过隔离、吸附、打捞、氧化还原、中和、沉淀、消毒、去污去污、临时储存、微生物消化、转移到其他地方处置、临时改造污染处理工艺或临时建设污染处理项目等方式进行处理。必要时,要求其他排污单位停止生产、限制生产和排放,以减轻环境污染负荷。在采取上述措施时,应当依法谨慎,选择有利于限度地保护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,并公布有关征收政策、合作义务、补偿标准和程序的规定,避免群体性事件发生,防止二次或衍生危害
2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转移和安置人员。根据环境突发事件的影响和事件发生地的天气、地理环境和人员密度,建立现场警戒区、交通管制区和重点保护区,确定受威胁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,有组织、有秩序地疏散和转移可能受影响区域内的受威胁人员和居民,确保生命安全。妥善安置转移人员,确保他们有食物、水、衣服、住宿和必要的医疗条件
3。医疗救援。迅速组织当地医疗资源和力量对患者进行诊治,根据需要及时、安全地将危重患者转移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,加强治疗。指导和协助受污染人员的去污和去污工作,提出保护公众健康的措施和建议。视情况派遣更多医疗卫生专家和卫生应急小组,分配急需的医疗物资,支持事故发生地的医疗救援工作。为受影响人员提供心理援助
4。紧急监控。加强大气、水体和土壤的应急监测,明确相应的应急监测方案和监测方法,确定监测的分布和频率,配置应急监测设备和车辆,根据环境突发事件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性质,结合当地自然和社会环境条件,及时、准确地进行监测,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提供依据。